2021年中俄合作办学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12-30浏览次数: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中俄合作办学质量年度报告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形势,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增进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平台,学校致力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中俄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情况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高等专科教育项目2018年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复。办学层次和类别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学制3年,每期招生60人/专业,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高等专科),具体招生情况如下表:

序号

招生

专业

招生

计划数

2019实际

报到数

2019级现余

人数

2020实际

报到数

2020级现余

人数

2021年实际

报到数

2021级现余

人数

报到总数

现余人数

备注

1

软件

技术

60/

56

54

54

51

78

80

188

185

 

2

机电

一体化

60/

37

35

26

26

32

29

95

90

 

3

合计

120/

93

89

80

77

110

109

283

275

 

二、中俄合作办学项目教学情况

1.项目管理委员会和教学管理委员会为教学护航

2019年我校根据《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高等专科教育项目申报材料》成立了中俄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

联合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4位中方人员,3位俄方人员。中方担任联合管理委员会主任,俄方担任联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其他人员担任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定期在中国武汉或俄罗斯弗拉基米尔会面。因疫情原因,中俄双方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视频会议及时商议决定有关问题。

联合管理委员会下设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委员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委员会,由双方教学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评估流程并监督执行。中俄双方各自保留教学和学术活动的准确记录并为对方提供必需的信息。

2.俄语教学情况

我校现有俄语教师9名,含1名俄罗斯外教。8名俄语教师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有硕士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俄语教学以俄语精读、俄语口语和晚自习的形式进行。每学期216个理论学时,136个实践学时(早、晚自习)。学生零基础,俄语学习难度大,俄语课全部采用实体教室上课,晚自习布置报听写、段落背诵等,教师当场考核。同时,教师自行填写晚自习教学在线文档;采取导师引导、教研驱动相结合,每周一次教研会。为任教的五位俄语教师配备了导师,导师随堂听课,指导新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每学期进行1~2次月考,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成绩均纳入平时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为避免知识遗忘,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寒暑假作业,并计入平时成绩。外教讲授口语课和写作课。每周各年级都开展教研活动,交流近期教学事宜。

为增加学习趣味,学校定期举办俄语书法大赛、俄语诗歌朗诵大赛、俄语短视频大赛、俄语趣配音大赛,开展系列走进俄罗斯文化沙龙活动,充分营造俄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俄语学习积极性。定期组织俄语教师参加俄语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学习俄语教学与科研的最新经验。

    3.专业课教学情况

中俄双方共同制定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在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的课程体系中,由俄方提供的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占本合作项目全部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双方分别为各自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安排资质水平经双方认可的师资。俄方教师在中方担负的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占本合作项目全部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俄合作办学软件技术专业由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承担的专业课科目为《静态网页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Script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建模及软件文档写作》。           

中俄合作办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由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承担的专业课科目为《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与测量技术》、《液压气动自动化与驱动PLC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理论基础》、《控制系统的信息设备》、《工业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操作》。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2020-2021学年中俄合作办学班俄方课程无法来校完成面授,软件技术专业俄方专业课均在Microsoft Teams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以俄方教师主讲,中方教师协助的形式开展,课堂配备了专业翻译和国际学院联络员,确保学生上课能看得清、听得懂、多互动、有兴趣,俄方课程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按照双方国家教育标准,共同负责对合作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考核和质量监控。双方各指派一名教学督导,及时沟通教学情况,并定期向联合管理委员会汇报,提出合理化建议。

4.组织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专本衔接入学考试培训

为确保中俄合作班学生顺利通过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入学考试根据2019级中俄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对2019级中俄合作办学班第五、六学期教学做出了相应调整

1)对于有出国意向的49名同学,学校将组织俄语、数学、信息(物理)考前培训,以便学生顺利通过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入学考试,参加培训的学生按培训成绩顶岗实习成绩进行学分置换。

2)对于无出国意向的41名同学,学校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如期开展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

三、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成效

1.每年为优秀学生发放俄语奖学金

为激励中俄合作办学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校设立俄语奖学金,并积极组织俄语奖学金评选工作,2020-2021学年软件技术专业赵世凡94机电一体化专业李毅54人获得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俄语奖学金

2.积极组织开展俄语竞赛

根据学生俄语学习情况,2020-2021学年度开展俄语竞赛:俄语书法大赛、俄语诗歌朗诵大赛、俄语短视频大赛、俄语趣配音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3.定期举办“走进俄罗斯”文化沙龙活动

2020-2021学年度我校开展“走进俄罗斯”文化沙龙活动:“迎国庆·庆中秋·秀梦想”中俄合作办学班走进俄罗斯文化沙龙活动;“俄罗斯历史文化讲座”--俄罗斯语言文化专家菲欧奇提斯托娃˙安娜斯塔西娅˙阿列克谢耶夫娜主讲“中欧班列上的丝路舞者·带你邂逅俄罗斯风情”中俄合作办学班走进俄罗斯文化沙龙活动;“我眼中的俄罗斯”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利众教授俄语文化讲座等营造了俄语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坚定了学生留学俄罗斯的信念。

4.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

机电一体化1903班郭威同学参加2020年第十四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初赛,荣获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企业命题方向二等奖

5. 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班级团建,积极发展学生党员。中俄合作办学现有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

一带一路 广泛交流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培训。

1.2021年内成立烽火产业学院印度尼西亚培训中心。烽火通信是目前国内唯一集光通信领域三大战略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武汉软件工程学院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校企联手共建的产业学院将结合烽火通信丰富的资源和产业整合能力,重点围绕通信技术、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聚集优质资源,产学互动育人,推进我校新兴专业升级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我校与芬兰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教育开展深度探讨,计

划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探讨教师交流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两校师生访学交换项目、中方学校派师生赴芬兰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和工作实习的项目、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对中方学校的线上师资培训项目、暑期夏令营项目等。

3. 为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行动,彰显“双元培养、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亚龙与学院通过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共建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明晰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发展方向提高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精、专、强”的专业师资队伍深入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合作计划通过项目实施,搭建覆盖参建院校本地区,并辐射全国乃至跨国界的智能制造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且通过不断融合新的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形成以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为导向、新技术应用、跨文化交流人才培训为重心的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紧紧围绕“双高计划”目标和 “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国际交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支撑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升级。

 

上一条:中俄合作办学班走进俄罗斯文化沙龙活动---“仲夏迎安康 端午糯米香” 下一条:关于第一届俄语翻译大赛的表彰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