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11-13浏览次数:

2022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艺术课程建设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依托本校相关学科和教育资源优势,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突出创新能力培育,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艺术教育学科建设艺术类通识课程涵盖艺术理论教育、技能教育、鉴赏教育等方面

一是构建“线上+线下”选修课程结构线上选修课方面,开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音乐、舞蹈类等52门线e学堂课程线上公选课,丰富通识教育学习资源,增厚学生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审美意趣和创新意识。以每学期开设30门课,轮流循环方式保证52门课程每学年全部开设每门课程1学分,18学时。2022年(2011-2022学年第二学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e学堂课程开设了涉及作品赏析类、艺术史论类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艺术类任选课近28门:灯彩概论、数学与人类文明、丝路上的文明、美学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认识电影、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导论、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史纲要、认识海洋、海洋文明、设计美学、中国文化地理、外国教育史 、中国史纲要、印度文明、西方音乐史、世界现代舞蹈艺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 、西方文化史、认识大脑:脑科学导论、西方建筑文化史、欧美文学思潮流派、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星空:天文学导论、西方绘画艺术线下选修课方面,依托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学资源,开设11门线下公共艺术选修课程。2022年(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花艺术、动漫赏析、艺术生活DIY、书画艺术等4门线下选修课,每门课程2学分,36学时。

二是不断完善艺术课程资源。依托综合性高职院校优势,组织艺术、通识、体育等相关学院教师,开设了作品赏析类、艺术史论类、艺术评论类和艺术实践类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选修若干,并充分利用我校入选省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课程资源和网络艺术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突出以审美知识为核心,注重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了解艺术语言特点,研究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设有服装与服饰设计、影视动画、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摄影与摄像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7个专业均设置了艺术类专业课程,涵盖广泛,包含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认识和技能的要求目的是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造型设计、色彩的认知及运用等技能。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由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造型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风景写生和速写(人物速写、场景速写建筑速写)等课程组成专业选修课主要由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等课程组成同时,依托灯彩技艺工作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灯彩概论《木刻版画》公共选修课,收到良好口碑和美育效果

二、艺术教育管理

2021-2022年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校生1469人,教职工校内专任42人、校内兼课6人、校外兼职14人。

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2022年,学校拥有各类艺术专业实训室43间,面积约3000平方米,教学实训设备资产值1800余万元。学校还有各类学生艺术活动场地2000平方米,满足学生活动需要。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9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专业实习、实训及就业平台,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四、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加强相关课程建设的同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育人体系,不断提高全校学生人文艺术修养。

一是广泛开展艺术讲座活动。2022年,邀请美育方面专家学者开展美育人文素质教育讲座3场,邀请荆楚楷模湖北省博物馆第一号志愿者讲解员胡昇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楚文化——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的学术讲座;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马良书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写生中的绘画形式语言转化》学术讲座;邀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吴志坚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湖北民俗影像田野调查方法》的学术讲座。邀请到通识学院的陈书芳老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乾坤一腐儒,人间一诗圣”中华经典诗词赏析人文系列讲座

二是充分发挥艺术社团作用。学校现有大学生艺术团7个,文化体育类社团24个体育竞技类社团11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浓厚艺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校团委充分发挥书法协会、湖北曲艺传承坊、合唱团等艺术社团作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大型社团活动。组织开展了“意趣绘锦绣,靛蓝染春秋”植物手工印染主题活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通过讲授印染的基本知识、印染的手法、手帕染色的体验、作品展示和交流,拉近了新时代青年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距离,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民族工艺,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韵联合武汉歌舞剧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主题文化活动武汉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为在校师生现场演奏二胡、唢呐等传统民族乐器、演唱民族歌曲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献礼党的二十大学生文化素养开展“科技报国勇攀高峰,艺术涵养大国工匠”观展活动,组织学生前往中山公园中山展览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国原子城历史图片展》及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领悟“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切实感受艺术科技之美开展书香伴成长,绘画暖童心大学生结对社区实践新洲区徐古街道中心幼儿园结对开展特色美育活动充分展现武软青年学子积极向上、崇艺尚美的精神风貌。

三是组织开展校园文艺比赛。举办传承经典 诗韵风华”诗词大赛”“凝心聚艺 战‘疫’有我——口罩创意设计大赛”等比赛活动各学院学生踊跃参加,积极展示才艺数十场的院、校比赛极大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开阔视野、展示才艺的平台

四是持续打造社团文化节品牌组织传统文化进校园,邀请中医湖北大鼓、书法等民间文化传承人走进学生中间,使其身临其境了解、认知、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组织社团嘉年华、书法展、海报大赛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艺术陶冶情操,引领学生的思想之美。

2022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美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艺术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下一条:2021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关闭